巧手裁出凉山味:民间剪纸非遗传承人黄文才
2021-08-09 14:05 来源: 掌上凉山
举报

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品类之一,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。在西昌,就有一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(民间剪纸)传承人,他就是已经剪纸60余年的黄文才。

儿时受到精于剪纸技术母亲影响而爱上剪纸的黄文才,虽生于成都,但自幼在雷波县长大,1960年自凉山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任教于凉山,是凉山率先推广和应用常规电教手段和教学简笔画辅助教学的老师。数十年来,他一边教书一边进行独具彝族特色的剪纸作品创作,其作品在30余个国家及地区展出,荣获联合国教科文卫生组织“优秀辅导特别奖”和“中国剪纸艺术德艺双馨 奖”等。他的剪纸展也入选中国彩色剪纸展,荣获了“中国民俗风情剪纸大展”、“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”、“中国剪纸艺术全国剪纸”、“中国年俗、中国婚俗、中国信临剪纸大赛”等多项奖项。

走进黄文才的家中,满眼都是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,或是穿着彝族服饰牵起百褶裙裙角的姑娘们,或是弹奏着彝族月琴等乐器欢快舞蹈的舞者,或是正在杀年猪、欢度火把节的人群,一幅幅充满着彝族文化的剪纸作品色彩鲜明,展示着彝族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,美不胜收。

黄文才说:“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传承人和一名人民教师,我有义务和责任把这个艺术传承下去,也希望有更多学校办一些有关艺术和美术的工作室,将剪纸作为一名课程或兴趣班,纳入教学范畴当中。”

黄文才希望,全社会能更加重视民间艺术,重视民间剪纸传承的文化价值,弘扬非遗文化,加大传承和保护剪纸艺术的力度,让剪纸这门艺术真正成为点缀环境,美化生活、让更多人喜爱的非物质文化。

记者:曲薇 木呷 实习:杨哲宸 盛有志 
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
推荐阅读